10_04_15FLCC

題目:『耶穌指示的道路

經文:約翰12:20-26

★★★★★★★★★★★★★★★★★★★★★★★★★★★

弟兄姐妹,平安。

上星期一出現血月(blood moon),這是「連環四血月」的最後1個血月,時間正巧是猶太禧年住棚節。

那天傍晚,我和牧師娘去公園散步,看到比平常更大又更亮的月亮,讓人有敬畏的心;這次出現的血月,被稱為「超級血月」,不僅是天象的變化,事實上具有聖經意義。 

有一個牧師說:「諸天是上帝的公佈欄。宣佈上帝要做的事。」在創世記中,上帝使用「日月星辰」作徵兆、定節令,這些在整本聖經中都看得到。

耶穌誕生之前,聖經記載,曾有一顆星,將東方的博士領到耶穌面前;當約書亞領導以色列百姓打敗仇敵時,太陽、月亮停住不動,有一日之久。

現在上帝再次用日月星辰,向我們說話。聖經中有多處關於血月的經文,都與耶和華大而可畏的日子、以及世界末日的預言有關。

使徒行傳220節,使徒彼得說到末日徵兆時,就是引用約珥書經文:「日頭要變為黑暗,月亮要變為血,這都在主大而明顯的日子未到以前。」

聖經說到末日來臨的大災難期間,除了天象的變化,也會出現大地震。

啟示錄612節說:「揭開第六印的時候,我又看見地大震動,日頭變黑像毛布,滿月變紅像血。」

其實我們所面臨的,除了地震之外,還有颱風、水災、旱災等天然災害;在人類社會中,政治、經濟、交通和軍事等各方面,也都是動盪不安;甚至人心靈上的空虛,也讓人得不到平安。

聖經希伯來書1227節說,天地萬物都會被震動挪去,上帝這位宇宙萬有的創造者,祂要賜給人一個不能震動的國;這國不是物質的,乃是神聖、屬天、永遠的國度。

這不能震動的國,就是上帝的國,是上帝在耶穌基督裏,進到人裏面作人的生命,使人能憑這生命,超越自己所不能超越的軟弱和有限,活出上帝仁愛、光明、公義、聖別的生活。這就是耶穌基督所指示的道路

     耶穌在約翰福音開口說出的第一句話是:「你們要什麼?」在約翰福音的故事裡,各種不同宗教傳統的人,一直走在尋找的旅程上,直到他們與耶穌相遇,他們的心才得到安息。這些尋找的人,包括猶太教的宗教領袖尼哥底母,一位撒瑪利亞婦人,以及幾個希臘人。

     當耶穌在耶路撒冷過節的時候,祂知道有幾個希臘人想見祂。為什麼這些希臘人對耶穌有興趣?

這些希臘人在耶路撒冷,一定參觀過聖殿,到過外邦人院。也許他們還看到耶穌把一切作買賣的人趕出聖殿,也許他們希望多知道一些,為什麼耶穌有權做這種事。

     無論如何,這一段記載相當重要,因為它暗示福音已經開始向外傳遞。

     所以耶穌宣告:「人子得榮耀的時候到了。」周圍的人聽到這句話一定很興奮。他們以為耶穌要吹起號角起義,建立以色列國的勝利即將來臨。

其實耶穌所說的榮耀,不是他們所想像的榮耀;耶穌所說的榮耀,是指祂的十字架,藉著祂被釘十字架,吸引萬民來歸向祂,所帶來上帝的榮耀;藉著苦難的十字架,要生出一群新人類,一群有猶太人也有外邦人的跨國性的子民,歸屬在榮耀的上帝

     要達到這樣的榮耀,必須先有犧牲與死亡。所以耶穌提出三項違反猶太人價值觀的真理:

     第一,耶穌說必須先經歷死亡,才能得到生命。一粒麥子若是收在倉庫裡,永遠沒有機會結果。把它埋在冰冷的土裡死了,才能結出麥子。這是大自然的真理,也是上帝的真理。耶穌說完這句話,就走向十字架,迎接死亡,祂三天後復活;祂的道路就是先經歷死亡,才得到復活的生命。

 第二,耶穌說在這世上甘願犧牲自己生命的,就要保守生命到永生。當基督徒對自己的生命說「不」時,就是在對別人的生命說「是」。

馬偕牧師有一句出名的話,也是馬偕醫院的精神:「寧可燒盡,不願銹掉。」

最近我看到新聞,因著天然災害愈來愈密,美國已建造四通八達的地下堡壘,儲存並供應所有需用物資,眾多超級富翁逐漸消失在城市,躲入巨型地下堡壘中。

這應驗了啟示錄615-17節所說,「地上的君王、臣宰、將軍、富戶、壯士,和一切為奴的、自主的,都藏在山洞和巖石穴裡,向山和巖石說,倒在我們身上罷,把我們藏起來,躲避坐寶座者的面目,和羔羊的忿怒。因為他們忿怒的大日到了,誰能站得住呢?」 他們這麼做,真的能保全生命嗎?

第三,耶穌說若有人服事我,就當跟從我;我在哪裡,服事我的人也要在哪裡;若有人服事我,我父必尊重他。

這裏的跟隨是什麼樣的跟隨?是跟隨到一個地步,我們可以為主失喪生命,可以為主像一粒麥子一樣死了,埋在地裏面;好像沒做什麼事、好像沒什麼果效,被埋下去了。

帶領美國第二次大復興的佈道家查理斯芬尼牧師,19世紀初,在美東各大城市,傳講悔改與復興的道,會眾得救比例很高。

芬尼牧師奮興特會的能力,來自他的一個代禱同工但以理納許納許弟兄會在芬尼牧師去到某個城市領會前,提前三到四週到那個城市,為那個城市得救禱告。

所以芬尼說:「我去到那個城市,聖靈會帶下那麼大的復興,是因為這一位弟兄,他先在那兒受生產之苦,在那兒代禱。」這就是一粒麥子落在地裏死了,埋下去了,就結出許多的子粒來;他不是站在眾人面前,而是默默地在代禱、跟隨聖靈的帶領。

上帝的國多麼需要有一批人是真實地跟隨祂,甚至願意埋在地裏,到一個地步願意為祂捨命;祂說這樣的人就得著永生。

啟示錄講到那十四萬四千人,他們有一個特徵,就是羔羊無論往那裏去,他們都跟隨祂。他們不會說:「羔羊最近要去的地方實在太苦了,我沒有興趣;而且太危險了!」他們就是跟隨祂,上帝多麼需要有更多這樣的人,願意放棄自己的道路,選擇基督的道路。

馬丁路德說:「一個不用付出,不付代價,不需受苦的信仰,是個毫無價值的信仰。」

70年前,納粹的集中營被解放。同盟國強迫附近的居民參觀集中營,讓他們面對納粹所帶來的、人無法想像的恐怖場景。

但是,對整個德國百姓來說,那並不在他們意料之外。從1933年希特勒執政開始,猶太人被追捕、被裝進火車運到集中營,恐怖和死亡等著他們。德國人心中有數,卻沒有出面阻止。有生命危險的不是他們,為何要冒著失去舒適、安全的風險去幫助那些人?

1945年的春天,當他們被迫要走進集中營時,他們要面對的,不只是希特勒和納粹的罪惡,同時也是他們自己的罪惡。因為,如果不是他們冷淡、自私,不出面抗議、阻止,600萬猶太男人、女人和小孩被屠殺的事,就不會發生。

        但是,當時仍然有一小群基督徒冒著生命的危險,藉著公開或暗中的抗議活動,對猶太人伸出憐憫的手,潘霍華牧師就是其中之一。

潘霍華是一位著名的德國神學家信義宗教會的牧師。他出身於一個基督教家庭,二十一歲便取得了神學博士學位,他的博士論文《聖徒相通》,以及隨後所發表的著作:《追隨基督》、《團契生活》和《倫理學》,不但在神學界有深遠的影響力,甚至影響了後世基督徒對信仰的態度和看法。

然而潘霍華最為人所稱道的,並不是他的地位或是著作,而是他真正跟隨基督的表現甚至到殉道的地步。

他所寫的道理都不是紙上談兵而是從他自己的生命中見證出來。

青年時期的潘霍華就已經在信仰路上立定心志,決心「忠心跟隨永活的主耶穌基督」。所以當德國大多數教會都為了免受逼迫,採取妥協或消極的態度,接受納粹政權,潘霍華卻不怕強權的壓迫堅持要走基督的路。

他公開抨擊教會太過於追求自己的舒適和特權。他說,教會必須以有別於世界價值觀的勇氣,在耶穌基督裡,宣告自己的信仰,並且拒絕以「元首」為偶像的政治制度。

潘霍華譴責教會沒有為弱者發出聲音,也沒有及時幫助受害者,他痛心地說:「對於那些在耶穌基督裡最軟弱、最無防衛能力的弟兄姐妹之死,教會有罪了。」

他問一個使人不安的問題:「在1933年的世界裡,誰是耶穌?人要在哪裡找到祂?」

對潘霍華而言,1933年的基督,就是受逼迫的猶太人,以及被下監牢的教會異議份子。

潘霍華創用「廉價的恩典cheap grace」一詞,來指責一般虛有其表的基督徒。許多人信主後,好像拿了一張進入天堂的門票,過着一個與非信徒無分別的生活,好像一點代價都不用付。

潘霍華說,上帝的恩典不是廉價的,救贖是基督犧牲自己的生命重價換來的。雖然人的得救完全是「本乎恩,也因着信」,不是憑工作或是善行;但真正跟隨主耶穌的基督徒,是願意付出代價,是要過「付出重價的生」。

潘霍華是一位實踐派的神學家,不是那些坐在安樂椅上光說不練的學院派人士。他為了正義和社會良心,不惜犧牲生命,來參加反抗當時的納粹政府的行動。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他在美國的好友曾經幫助他逃離德國但他卻感到上帝要他與他的同胞,一起面對困難,而再次回到德國。

潘霍華說:「當基督呼召一個人,祂是邀請他來赴死。」這「死」是指捨己和完全脫離舊我之意不一定是殉道但潘霍華的殉道,就好像是為他自己所寫的話現身說法一樣。

1943年8月他被秘密警察逮捕送進了集中營最後在1945年4月9日被判死刑享年39歲。

自從德國總理宣布收容難民以來,各界看到德國展現了無比的責任心、堅強的國力與充足的信心,在這場二次大戰以來最大的難民潮中,德國成為全歐洲人道精神的象徵。

一般認為,媒體各種有關難民觸目驚心的報導與影像,觸動德國人內心,掃除他們從前冷漠與消極旁觀的態度。

有人說,德國對難民的接納,是有「贖罪」的意思;特別是德國的教會,有了一個覺醒。

德國的教會積極的委身於現世生活中,承擔起難民的苦難,正如基督「為弱者」而來到世上,基督徒的生活也應該脫離「為自己」而活,效法基督「為弱者」而活;這是基督曾經走過的道路,也是祂呼召跟隨祂的人所要走的道路。

今天的安定不代表明天不會有厄運。我們雖然不致於淪落到難民,但是以後的生活方式與今日的富裕相比的話,未來生活確實會有「類似難民」的感覺。

有人擔心未來整個地球就像個難民營,而且無處可逃。災難來臨時,我們要躲到哪裡?我們沒有地下堡壘可以逃入。但是,上帝應許我們,祂要成為我們的避難所。祂已經指示我們,一條通往避難所的道路,就是耶穌所行的道路。

耶穌說:「若有人服事我,就當跟從我;我在哪裡,服事我的人也要在哪裡;若有人服事我,我父必尊重他。

耶穌所行的道路,就是祂呼召我們所當行的路。這條路不是要把自己從世界抽離出來,進入宗教的聖所,進入地下堡壘,也不是以這世界的方式,投入這世界。

這條路,是要奉掌權的上帝與死裡復活的耶穌之名,在軟弱中堅定的向操控這世界的權勢,發出挑戰。教會用這種方式,參與耶穌的苦難,成為耶穌復活生命的見證人,並且向世界指出通往真理的道路。阿們!